话说明朝天启年间,皇上醉心木工,无心朝政,大太监魏忠贤蒙蔽圣听,独揽大权,朝廷上下无不以取悦公公为能事。袁崇焕与兵部尚书阎鸣泰上了奏折,称赞九千岁劳苦功高,请求在宁远,前屯两地为其修建生祠,各地纷纷响应,一时之间,九州大地生祠林立,可谓是“量大明之物力,结厂公之欢心”。
生祠其实古已有之,起初用来纪念德高望重之人,不过和很多事情一样,后来渐渐变了味。虽说生祠是汉文化圈独有,可是放眼世界,类似的行为并不鲜见。
麦金利
如果你中学地理课没开小差,想必知道北美第一高峰是麦金利峰。这座高山位于遥远的阿拉斯加,以麦金利为名,他是美国第25任总统,在中国没什么名气,那么他何德何能,可以与国父华盛顿一样得享以其名命名高峰的荣誉呢(新罕布什尔州白山的主峰是华盛顿峰)?
美国结束内战后,经济快速发展,到十九世纪末,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大英帝国,跃居世界首位。相比经济地位,政治地位总是来得晚些。在那个时代,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发动战争,最好是击败某个列强以上位。只是当时的强国都在欧洲,远涉重洋去挑战他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。南边的邻居墨西哥,在美墨战争中损失惨重,丢掉了半壁江山,这样的对手显然没什么分量。北边是英属加拿大,几十年前美国建国不久,羽翼未丰时,不自量力企图趁英国陷于拿破仑战争时吞并加拿大,结果碰了一鼻子灰,连带白宫也被人家烧了,教训在前,轻易碰不得,更何况和加拿大开战就相当于对世界头号强国宣战,对此美国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。
美国的国运着实不错。1895年,古巴和菲律宾发生武装暴动,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残暴统治。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。美国借口保护侨民,派遣军舰缅因号进入哈瓦那港口。1898年2月15日,缅因号发生爆炸,除去两位上岸的军官,其余数百官兵大部遇难。(这样的桥段是不是很眼熟?该事故的起因一直没有定论,历史学家倾向于这是一次意外。)美国舆论大哗,认定西班牙人是背后主谋,要求开战。 此时的美国总统正是麦金利,考虑到刚刚复苏的国内经济,他力主和平谈判解决问题。压力之下,西班牙做了让步,暂时停止残酷的镇压。但是国会并不满足,要求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,撤回军队,并授予总统使用武力的权力。美国军舰开始封锁古巴港口,扣押了一艘西班牙商船。西班牙退无可退,于4月24日对美宣战。美西战争正式爆发。衰落已久的西班牙就好比一个年老体弱的选手,碰上了年轻力壮想要出人头地的后生美国, 哪是对手。美国军队初期受到了顽强抵抗,但是很快就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。不过十周,西班牙就投降认输。12月10日,双方签订了《巴黎合约》。合约中规定,在美洲,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,割让波多黎各给美国,丢掉了在美洲的所有领地,从此拉丁美洲逐渐成了美国的后花园;在亚洲,西班牙割让了关岛,把菲律宾低价出售给了美国,所以今天的菲律宾人既是虔诚的天主教徒,又说一口流利的英文。
除去武功,麦金利的文治也可圈可点。在任上,他推行了金本位,提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,使得美国经济快速发展。如此看来,麦金利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个总统,只是命名的时机很值得玩味。1896年,一位淘金客“发现”了此山,他支持当时的总统候选人麦金利,为了表示敬意,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本地人称之为“德纳里”的高峰。不过,一直到1917年,美国政府才官方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。
麦金利的命运并未受此影响。1901年9月6日,开始第二任期没多久的麦金利被刺重伤,不日身亡。继任的是在美西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副总统,特奥西多 · 罗斯福,一般称其为老罗斯福,以区别于二战时期的富兰克林 · 罗斯福。这一位中国人就熟悉多了,数年后,他调停了日俄战争,主持签订了《朴茨茅斯协议》。前几年的热门电影《博物馆奇妙夜》里,他与印第安女子萨卡加维亚互生情愫,成就了一段超越时空的佳话。
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,阿拉斯加一直想要给麦金利峰改名,恢复成当地土著一直使用的名字。2015年,内政部批准了这一请求,正式启用了旧名“德纳里山”(Denali)。在阿拉斯加原住民语言里,它就是高峰的意思。有些美国地名的原义就是这么简单直白,只不过一音译成中文,就失了味,或是变得高大上了。
纳达尔
在网球界,以网球运动员命名球场十分常见,对运动员来说,这也是无上的荣耀。以四大满贯为例,澳网的中心球场叫拉沃尔,他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伟大的男子网球选手,第三大球场则是纪念史上获得最多大满贯单打冠军的玛格丽特 · 考特。法网的中央球场以前法网网协主席菲利普 · 沙特里耶(他的球员生涯倒是平平淡淡)命名,二号球场用以纪念20世纪20年代的“网球女皇”苏珊 · 朗格朗,今年刚刚落成的三号球场则是致敬网球传奇和二战军官西蒙娜 · 马蒂厄 。温网倒是个例外,中心球场,一号球场这样的名字朴实无华,简单实用。这可能是因为英国很多年没有出伟大的网球选手了,又或者是英国人不喜欢用名人来命名球场,比如英超六强的球场名字都是地名。美网的中心球场叫亚瑟 · 阿什,这是一个著名的非裔网球选手,夺得了包括公开赛时代第一个美网男单冠军在内的3个大满贯,比起康纳斯,麦肯罗等人,他的成就并不算突出。不过考虑到他为黑人平权运动做出的贡献以及创立了ATP为选手争取权利,以这样一个并不是超级厉害的选手命名中心球场也说得过去。
前面说到的那些网球选手,或者已经逝去,或者已经退役,那这样的行为合情合理。可是,前几年网坛发生的一件事情,让我惊得差点掉下巴。在提及此事之前,让我们先来聊聊主人公——纳达尔。称他为史上最伟大的红土选手,或者说红土之王,想来不会有任何异议。十二座火枪手杯,59个土场比赛冠军,都是最好的证明。可以想见,等到纳达尔退役,他必定也可以获得像拉沃尔等人那样的荣誉——以其名命名网球场地。可是,2017年,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突然宣布,以纳达尔命名其中心球场。以一个现役运动员的名字冠名球场,这样的事可以说是史无前例。虽然纳达尔的成就无人可以否认,但是这样的行为的确有些不妥。组委会说是以此表达对纳达尔的尊敬。有人分析,这大概是希望纳达尔能每年都来参赛,襄助票房。由于年岁渐长,三大这些年都开始有选择地参赛,以便集中精力争夺大满贯,毕竟这才是衡量山羊的最重要指标。组委会可能是以此在感情上“绑架”纳达尔,毕竟球场都以你的名字命名了,总不好找借口避战吧。在下以为,既然以后肯定会有球场以纳达尔为名,组委会想不如我们就第一个吃螃蟹吧。
只是,在这样的场地比赛,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。纳达尔虽然在这块场地上战绩颇佳,之前已经拿下了九座桂冠,但还是难免输球。2017年以及2018年,纳达尔给组委会面子,都拿下了冠军,但是2019年4月,状态不在最佳的纳达尔输给了“红土小王子”蒂姆,丢掉了王座,不知组委会有何想法。
幸好,哈雷和巴塞尔组委会并没有这么出格。
【参考资料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