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渔记

(本文纯属虚构,写给诸位大学同窗)

六月底的一个周末,风和日丽,约上朋友去狐狸湖钓鱼。此湖在风城西北,一条狐狸河穿湖而过。说是狐狸湖,却难觅其踪影,怕是都跑去了杭州。渔友广东肇庆人士,长了一张俊脸,颇似教主,姑且称其为晓明吧。

两人在停车场会合,提了渔具,走向湖边。中途遇见几个小熊的球迷,长得虎背熊腰,说话声音洪亮,中气十足。不一刻,到了熟悉的钓点,是个小湾,中间几株荷花,亭亭玉立,边上一群小鱼,浮于水面,细细一数,正好九条,宛如九龙戏荷。小湾旁边原有一片竹林,不知何时,竹子全都失了踪影,多了一堆木料,似要在此建一码头。他日若能泛舟湖上,想必渔获大增。

套好鱼竿,绑上路亚,高高扬起,奋力甩出。余光瞥见不远处左边一大树上停着一只隼。哦不,那是一只国鸟——白头鹰。它正鹰视眈眈地看着这边,仿佛一等我们钓上鱼,便要扑将下来,虎口夺食。晓明是个高手,据说这一手钓鱼绝技乃是其父传于他。不消半个时辰,他便钓上鱼来,是条大嘴,先在水里溜了几圈,待它累了,猛地提上岸来。不想最后它又挣扎一番,竟然脱了钩,眼看它要逃回水里去,晓明一个健步,跳将过去,踩住鲈鱼,捡起扔进箱里。不愧是运动员出身,多年过去,身手依然敏捷。抬头看那白头鹰,仍一动不动,似老僧入定,大约见了晓明身手,自知不敌,不如静观为妙。

晓明好美食,大鱼在手,于是聊起这鲈鱼的做法:“清蒸亦可,红烧更佳!佐以小笼,实在美味。”日头渐高,天气渐热。早饭吃得不多,出门匆忙,忘了捎上西瓜,水也没带够,不免很饥渴。只好YY夏雪天的清凉,不想也有些效果。可见古人望梅止渴不是虚言,今人也可以思雪解暑。发呆间,晓明从包里取出一饭盒,里面赤橙黄绿,那一粒粒红彤彤的不是西瓜又是什么。“知道你住得远,大概没怎么吃早饭,先拿点水果垫垫肚子。”怎好意思拒绝。拿起一颗,含于口中,顿时通体凉爽。想来这一路都放在冷藏箱里。他办事总是让人放心。

晓明又喜读书:“近日对鲁迅生平甚感兴趣,翻了广平的《两地书》,写得不错,值得一读。”点头称是。正聊得起劲,他忽然竖起食指:“嘘,听,那是什么?”远处传来一阵引擎声。须臾,两架直升机呼啸而过,观其身影,似是黑鹰,不知来自何方 ,又去往哪处。

一个上午,两人收获颇丰。不久,晓明手机铃声响起。听语气,是其夫人颜珺来电。挂断后:“霖凯和智君傍晚还要去踢球,小蕾晚上有钢琴课,不如今天就到此为止吧。”此时日当正午,气温已高,大鱼都往深水去了,继续也是徒劳。于是收拾一番,往停车场走去。

选了另一条小路,边上有个斜坡,日前遭了火灾,触目所及,皆是枯枝焦木。依中国的传统,须在坡上建一小亭,名曰天一,以避祝融之祸。

两人并不顺路,晓明钻入大车,绝尘而去,我骑着“马儿”,慢慢往回赶。

半途,瞧见宜家宏伟的门店,想起家里尚有些物件需要添置,就近寻了出口,下了高速。等提了东西下楼,却发现收银台前排了长龙,见首不见尾。掐指一算,不日便是独立日,此时正是节前购物高峰。既来之,则安之,寻得队尾排上。

出得大门,已是夕阳西下。我挥一挥手,作别天边的几道云彩,满载而归。

Leave a Reply

You have to agree to the comment policy.